教学内容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1、课程教学安排 车辆工程是长安大学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专业,车辆工程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,车辆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。多年来为国内外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,为我国汽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,影响广泛,享有盛誉。《汽车理论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,同时也是其他汽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,被评为长安大学精品课程,具有知识面宽,学生受益面大,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,实践性、创新性强等特点,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、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。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。着重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状况,要求学生掌握动力性的评价指标和确定方法,使学生能够对现有车辆进行动力性的分析和比较。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。着重阐明各种评价指标及方法,要求学生掌握油耗的计算方法,能分析总结节油的可行措施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。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。使学生掌握根据动力性、燃油经济性和使用要求,合理选择发动机和传动系参数的方法。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。着重阐明制动评价指标。使学生掌握制动时汽车和车轮的受力分析及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。明确制动时汽车方向不稳定现象及其机理,明确制动过程的分析方法,明确同步附着系数和车轮防抱死的概念。 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。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,掌握在侧向力作用下分析汽车运动和受力的方法,重点掌握二自由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,了解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,基本了解侧倾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。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。要求学生明确平顺性的评价指标,着重掌握双质量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方法,熟练掌握线性系统输入、输出与传递特性之间的关系,掌握系统频率响应函数和幅频特性的计算方法,会分析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,了解双轴汽车的振型和减小俯仰角加速度的方法。 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。了解评价参数、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、车辆在松软地面的阻力、土壤推力、和挂钩牵引力和间隙失效等基本概念。 2、解决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:掌握汽车各个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所用模型(理论与公式)以及汽车领域的最新发展。 课程难点: (1)掌握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和油耗的计算方法。 (2)合理选择发动机和传动系参数。 (3)制动距离的计算和制动受力分析。 (4)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的建立。 (5)汽车操纵稳定性、平顺性和通过性的评价和分析。 解决方案: (1)授课过程中注重已学内容的回顾与新知识的简介。在教学中把学生们所学过的内容精练地介绍,让所学内容有平稳的过渡和连贯,能够较好地理解与把握所学的知识,并最终让学生对所学的《汽车理论》知识融会贯通。 (2)大力推行电教化教学方式。《汽车理论》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图例和实例以及多媒体视频演示,采用多媒体课件电教化教学方式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。通过图片、影像、动画等手段来描述汽车性能的特征及试验方法,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。 (3)通过开放实验室来促进教学效果。为了保证《汽车理论》课程的教学质量,学院汽车构造实验室、发动机实验室、汽车性能实验室和汽车检测线等对本课程的学生开放,为《汽车理论》课程的学习提供实践条件。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通过课下辅导学生的学习,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。 (4)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。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,建设了汽车理论课程网络课程平台,学生可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获取各类教学资源。 (5)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、全国“飞思卡尔”智能车大赛、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、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等大学生赛事,利用科技竞赛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3、实践教学
科技竞赛:本田中国节能车大赛、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、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。 实习基地:陕汽集团、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、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、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、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